随着三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未来我国的婴幼儿托育服务将成为家庭社会的一大痛点。对此,职业院校应如何回应市场的迫切需求、推进托育人才的培养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迅速做出了表率。
日前,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与好姑姑托育园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托育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教学内涵的优化,共同助力行业发展。
校企强强联手,破解托育人才供给不足
仪式上,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骨干教师潘太健介绍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建设具体实施办法。据介绍,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0至3岁婴幼儿接近5000万人,但是托育人才供给远远不足。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这一缺口将更加巨大。
“进一步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减轻广大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是摆在当前政府、社会以及机构面前需要共同探讨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副院长章卫芳指出,此次与好姑姑托育园合作,是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章卫芳表示,好姑姑目前是上海地区最大的托育机构,拥有50多家直营店,有正规的资质和良好的行业口碑。而行健职业学院是上海唯一一家拥有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校企强强联手,让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紧密对接,有助于引领专业标准建设,共同推进托育人才培养工作。
好姑姑创始人罗轶麟对此也深表认同,他说道:“办好托育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目前,托育行业主要依靠社会招聘,缺乏系统培养的专业人才。因而,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将有利于精准地、专业化地培养市场所需的托育人才,共同助力行业的完善发展。”
优化教材和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用”
据了解,行健职业学院的婴幼儿托育专业的建设借鉴了学校王牌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经验。成立于2002年,该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上海市幼儿园输送了五千多名毕业生,成为学院乃至上海市学前教育界的一张名片,教学成果累累。因而,在此基础上,为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该校2019年申请并获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成为上海第一家开设该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
作为学科的领头人,该校学前教育系主任李娜介绍,此次与好姑姑展开校企合作,就是为了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专业的长足发展。“我们将会引入托育行业名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研讨和授课,让一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并开发一些符合行业需求的教材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托育人才。”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签约仪式前的一个月,上海行健职业学院2020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已有大部分的学生到好姑姑托育园进行观摩学习,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拓展专业视野。
“双方合作之后,这一举措将会成为常态,将会有更多的行健托育专业学生到好姑姑托育园进行观摩学习,甚至‘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优先获得实习甚至录用的机会,保障学生学有所用。”李娜说道。
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托育人才
记者了解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和上海市贸易学校开展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中职段与高职段的培养内容彼此关联,各有侧重,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中职段的课程以婴幼儿营养健康学为核心,侧重于婴幼儿的饮食、睡眠等内容教学;高职段的课程则侧重于婴幼儿运动能力内容的教学。
副院长章卫芳强调,该校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课程教学的多元价值发展,如,既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又重视他们职业道德的养成;既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又重视他们职业认同感的强化。为此,学校举办了各类特色活动:自制婴幼儿运动器械与器械操展示、人文知识系列讲座、专业放飞、讲故事大赛等,帮助学生开发兴趣爱好,提升学生专业认知,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一职业教学理念与好姑姑托育园不谋而合。据创始人罗轶麟介绍,作为沪上托育品牌的引领者,好姑姑托育园一直秉承4S核心理念自理能力、自律能力、自信能力和自立能力致力于培养中国宝宝坚强独立,自信自主的良好习惯和品质。“我们发展的愿景就是与政府、学界、高校等单位实现良好互动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为上海营造更为先进和优质的托育环境。”
章卫芳指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专业人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等岗位需求的培养。同时,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行业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更能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人才。
据透露,未来该校将依托上海市一流专业的平台和资源,搭建大学前背景下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幼儿医学专业和幼儿运动发展与技能专业师资。建立实操实训室,让学生上课如同真实工作情景再现,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专业技能。
此外,托育专业还将定期开展教师的学习和培训,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们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参加学术论坛研讨。该专业还筹备申请1+X证书考核站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新时代托育行业人才。
报道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shanghai/con/2021-06/11/content_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