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品牌。学校将“三全育人”(或立德树人)纳入高校巡视整改、“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评估范围,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学院党委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作为创建文明校园的一项中心工作,持续推进立德树人机制体制建设,将立德树人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书育人各环节,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主体责任。学院制定了《关于推进“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原则、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成立各专项“育人”工作组,推进细化工作方案制订。定期召开文明校园创建部署会,每半年就各部门文明创建分工任务进展进行检查反馈,从而整体推进育人工作,高效实现育人目标。

图片说明:学院召开上海市第三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启动会

强化内容供给,提升建设成效。学院深入推进“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效果导向的课题式实践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党史教育”,推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我院学生对学院课程思政满意度达93.2%。学前教育系《学前儿童游戏》课获评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产教融合”构建实践育人创新基地,与行业前端企业携手,共建华为合作伙伴精英预科班、商务数智化机器人产业学院,宝尊电商实践基地,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培养服务国家创新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诚信教育、文明修身、校本精神等开展学院开展2021年度“明德·笃行”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图片说明:学院召开思政工作联席会

图片说明:与“中铅”进行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

图片说明:师生“宝尊电商”参观学习

促进联动协同,激发育人活力。整合内外资源,实施开门办思政,构建校内外合力育人格局。并以红色文化、职业文化、工匠精神、心理育人等特色化专题为引领,对分散在各部门的育人资源加以整合,实现跨部门、跨单位共建共享育人资源。充分利用市北高新园区等校企合作单位、彭浦镇区域化党建红色风向标联盟、静安区红色场馆等社会资源,以“契约化共建、项目化推进”方式,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依托教书育人模范应彩云大师工作室、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符海贤大师工作室等,开展技能研修与技艺研习活动,在耳闻目濡中感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和心系大局、情系人民的担当。持续开发校外育人基地,学生在上海禁毒科普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火车站、上海音乐厅、上海地铁站、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静安工作站等开展志愿服务。

图片说明:学院聘请教书育人楷模应彩云开设大师工作室,加强协同育人

图片说明:学生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

强化考核激励,构建评价体系学院将“三全育人”写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且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推进。不断加强全员育人主体的科学评价管理体系建设,依据“三全育人”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将“三全育人”成效作为各基层党支部的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细化不同岗位的育人元素基础上,通过“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育人职责和要求,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服务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建立绩效评价与育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果挂钩的考核体系。

6.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五育融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实施学院《关于推进“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学院体育、美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专项方案,突出价值引领,强化素质培养,促进协同育人,推进“五育融合”进课堂、进文化、进实践、进评价。2021年学院制定出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完善第二课堂平台劳动模块建设,将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环境清洁文明修身等纳入劳育评价。依托学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艺术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阶梯培养模式,健全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积极推动五·四主题歌会、大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展演、艺术教育服务社区等项目平台建设,师生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国赛二等奖1项、上海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依托《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学院举办“耀青春礼献百年,贺廿载勇竞风流”十八届学生运动会暨学生体育节活动,各学系组织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包含常规体锻打卡、“协同作战”障碍跑、擒敌拳、彩带操、“青春健步走”等十余项学生喜闻乐见特色体育项目,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强健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片说明:学院十八届学生运动会团体操表演

图片说明:2021年社团文化节上开展中国传统图样剪纸文化创作活动

图片说明:“劳模心•劳动美•中国梦”劳动教育

深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融入日常。一是在日常教学中培育。各专业修订和实施课程思政授课计划,有机融入百年党史丰富育人元素,形成全员全课程覆盖。立足课堂主渠道,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伟业。二是在宣传教育中引导。布置主题文化墙、主题道旗,主题宣传海报、电子屏专栏等,营造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文化环境。学院官方微信2021年发布推文100余篇,第一时间转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及时报道和展示学院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迈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新举措、新进展、新风貌,宣传崇德向善、温暖人心的先进事迹。举办2021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月活动,组织第二届“青马工程”培训、“明理思辨·笃学躬行”第七届大学生辩论赛、“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比赛等。持续开展线上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资助诚信宣讲、诚信考试承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立信于行、诚信立身,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校园、和谐健康发展环境。三是在榜样选树中激励。集中开展“五四”表彰、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各类奖学金评选展示活动,公正公平执行评选程序,为学生们选树切实可学的身边榜样,激励学子们勤奋学习、精进技能、创新实践、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之才。每年开展师德先进表彰和师德楷模、师德规范学习,形成了“敬业乐教、厚德树人”优良教风,学前教育团队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团队称号。四是在制度建设中保障。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制度,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不断完善教师聘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系列制度,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修订《关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的实施细则》,将二课活动分为思想成长、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培训共七大类,进一步完善学时赋分细则,2021年共开展线下活动总计288场次,其中思想成长类130余次,志愿公益91次。“第二课堂”已经成为我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重要教育展示平台。依据相关要求陆续出台和修订的《六类活动管理办法》《宣传品管理办法》《社团活动办法》等制度,做好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突出价值引领育人主线,把握正确导向,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五是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党员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信机系党员教师进走进彭浦镇晋城总支部开展汽车专业类讲座,艺术系党员教师带领学生为周边社区开设少儿美术线上公益课程,党员教师深入社区开展美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各支部党员志愿服务率达到50%以上。2021年暑期,学院73位同学参与到“爱心暑托班”志愿服务项目,服务静安区内街道办班点,多名同学获得市级“优秀志愿者”荣誉。师生踊跃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涌现出马志龙、王照赢、袁佳非等一批“爱国力行 勇担使命”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图片说明:贺党百年华诞矢志初心之旅

图片说明:学院举办“明理思辨·笃学躬行”第七届大学生辩论赛

图片说明:社区美术公益课堂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担当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一年来,学院依托上海丰富红色资源,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红色修身·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师生重温百年奋斗史,感悟革命精神,进一步厚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握清明节、七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缅怀英烈祭扫、收看庆祝大会、同上思政大课、新生国防教育等学习实践,激励师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依托红色人文行走、巴士移动党课、红色戏剧观摩、红色展馆讲解、红色文创制作等各类沉浸式、场景式、互动式主题实践,用红色教育资源感染人、培养人、塑造人。组织古琴、茶艺、细刻、陶艺等非遗体验活动和传统节日纪念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学院积极开展爱国奉献、工匠精神、分类环保、法治诚信、家风家训等主题教育,组织师生参加垃圾分类、文明用餐、厉行节约、志愿服务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师生自觉成公民道德和文明风尚的践行者、传播者、示范者。2021年全年组织20余项“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和“源头减量,光盘有我”系列活动。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志愿者服务队2021年度为上海静安女子半程马拉松大赛、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提供志愿者服务工作,发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文明风尚,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荣获2021年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团队。


图片说明:学院志愿者服务2021年度上海静安女子半程马拉松大赛


图片说明:艺术系学子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海报

7.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宣传、阐释和实践转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报送工作成果。

学院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各项部署要求,自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院发展大局,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突出“活”,在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围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教育方针等专题,通过集中收看庆祝大会、定期政治学习、主题党团日、青年讲师团宣讲等形式,组织专家导学、参观红色场馆、观看红色剧目、“党课开讲啦”学习心得交流等主题教育,开展主题歌会、演讲比赛、多语种情景党课、文艺展演、文创制作等50余项“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心向党,坚信党,跟党走。

图片说明:学习伟大的建党精神——“党课开讲啦”专题学习

图片说明:党史视频演讲比赛

图片说明:支部书记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史”培训

图片说明:“多伦路街区红色记忆”行走党课

突出“融”,在结合实际上下功夫。立足课堂主渠道,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校级领导带头领学、带头上思政课,各专业修订和实施课程思政授课计划,有机融入百年党史丰富育人元素。2021年我院学生对学院课程思政满意度达93.2%。学前教育系《学前儿童游戏》课获评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将红色基因注入校史精神。在“七一“主题党日集会上,四位校领导以中国共产党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为出发点,撷取不同时期英模人物事迹,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开展主题微党课。八个党支部用诗朗诵、情景剧、演讲等形式诠释从转型20年办学实践中凝练出的四种行健精神,宣讲身边共产党员的事迹、传递党的精神。

图片说明:大学生上思政公开课

图片说明: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集会

突出“实”,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全力为青年学子打造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的党史学习教育沉浸式社会课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实践主题的三支实践队荣获上海市“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学院承担静安教育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发展项目,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师生居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完成各类实事项目15项。支部党员为社区家庭定制汽车维护保养、旅游线路优化、少儿美术等美好生活公益课程送教上门。多人荣获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突出贡献志愿者称号。

图片说明:学院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汇报会

图片说明:深入社区开展公益培训

8.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拓展“中国系列”课程等选修课建设,落实“大思政课善用之” 要求。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改革有显著成果。学校和院(系)领导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1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课程学科建设,按规范求做好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教学组织和经费保障,积极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全覆盖。

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团队不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标,2021年邀请上海大学马院专家欧阳光明教授来院交流并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讲座,促进我校思政课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思政部通过小班化互动教学、团队式模块化分工合作教学模式、效果导向的课题式课内实践教学、问题导向的案例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元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能力为本位”,以效果为导向,以满足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认同度和有效性。2021年以提质培优行动为牵引,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美丽中国建设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五个专题的院级思政课示范课堂建设。与上海鲁迅纪念馆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获得2021年上海市第九届“星光赛”教学技能基础组二等奖(团队)。教学案例“家书 诗作 家国情”入选上海市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

图片说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专题讲座

推进《自信中国》课程建设。提炼整合学校各专业、各学科、各育人平台优质课程资源,逐步打造并完善了包含“国家自信、国土自信、国防自信、科技自信、文化自信、行健自信”六个模块15个专题30个学时的《自信中国》课程,完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2021上半年列为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选修课程,《自信中国》在线课程点击率达到2097628次。2021下半年作为学校选修课面向全院选课学生。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党委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沪行健委[2020]23号),聚焦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机制,从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等方面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组织机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以思政建设为专题的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落实工作部署和协调推进。将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作为教学部门干部述职考核评优重要依据,在职称评审中融入课程思政要求,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强化教师培训。组织开展2021年新入职教师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邀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顾晓英教授为全体教师作课程思政辅导报告,建立思政部与学系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工作机制,各学系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加强课程管理。在《授课计划》中突出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在《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中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师教案和作业布置中体现课程思政要素,在毕业设计(辅导)实践教学中纳入课程思政内容,在教学督导任务、学生评教、教师互评中纳入课程思政指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建立了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的评价工作体系。取得显著成果。学前教育系《学前儿童游戏》课获评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我院教师在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比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三等奖;同时,五个专业启动并初步完成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指南编制工作,多本融入课程思政的校企合作教材出版;参加上海大中小学生学党史全媒体争先赛取得优异成绩。今后学院将持续按年度推进“十四五”规划中关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做好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使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图片说明:学院召开2021年课程思政建设总结会

图片说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比赛获奖

加强思政理论教研部建设保障。完善领导机制。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每学期设专题讨论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学院党委书记深入思政部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听取工作汇报。规范设置课时。学院根据教育部规定,规范设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80课时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1年秋季入学开始改为《思想道德与法治》)60课时3学分、形势与政策课程20课时1学分。学院领导带头上思政课。学院党委书记沈燕华、院长黄群每学期上2次形势与政策课,党委副书记李越、副院长章卫芳每学期上1次形势与政策课。学系党支部书记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防教育等每学期上思政课共5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师实践研修和培训工作,2021年度完成教师培训研修10人次,暑期组织专职思政教师到全国思政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实践研修。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目前校内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为1:350,符合配备要求。教材使用规范。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思政课教学依据规定采用教育部指定统一教材。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精神,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2018年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发展成就,中宣部、教育部启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修订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21年修订版教材于2021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学院深入推进教育部指定新教材研学活动,全体思政课教师通过2021年版教育部指定新教材国家培训考核,紧贴新教材内容要求开展思政课教学。


图片说明:学院领导上思政课

图片说明:学院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成果汇报会

9.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或意识形态动向分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院高度重视师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慰问谈心等途径,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把握师生抱持态度与热点关切,分析思政教育堵点难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

定期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学院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调研,组织学生座谈会,并通过易班组织问卷调查,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策略。围绕近期校园大事、热点事件,通过网络载体关注了解学生意见,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正面舆情引导,及时发布官方政策和相关信息。每年就后勤服务、食堂餐饮在学生中开展座谈会,积极做好学生的意见反馈和诉求解决。院系领导在国庆节、春节和寒暑假慰问学生,做好思想引领,加强人文关怀,打造有温度的思政工作。

定期开展教职工思想动态调研。依托学院各党支部每学期开展教职工思想动态调研,通过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组织与党员谈心谈话、党员与群众谈心交流了解教师近期工作和生活状态,对思政学习、时事热点的抱持态度,对学校重点工作、支部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并撰写情况汇总上报党组织,为分析学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学院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图片说明:召开学生公寓物业工作座谈会

图片说明:学院组织寒假留校住宿学生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