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有资源配置、质量监控、工作评价和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保障,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

 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聚焦特色一流,成果显著。学院拥有五大市级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五类专业群,3个上海市高职高专一流(培育)专业,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市级教学资源库,9个中高贯通和1个高本贯通项目,并与国内外本科大学、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在2019—2021年全市22所应用技能型高校评价中办学评价排名逐年上升。以多种教改项目为抓手,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全方位改革和实践。以市、院级质量工程为依托,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2021年获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2020—2021学年,学生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5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打造一批具备“创新性、体系化、挑战度”的“金课”。加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在线课程建设,疫情期间,学院快速应对,出台《准封闭管理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方案》等制度方案,有效保障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教学及技能竞赛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新任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选送优秀教师参加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师技能竞赛并屡获佳绩。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平台建设,深化产学协同育人。 

图片说明:2021年学院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活动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评价和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依据《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规范教学工作,严肃教学纪律,明确教学责任,先后修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教学事故界定与处理办法》,出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外聘教师)》等若干文件。为保障中高职贯通专业教学质量,制定中高贯通教务处长联席工作制,先后修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中高职贯通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条例》、《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中高职贯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管理办法》等管理条例。

图片说明:学院召开中高职贯通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图片说明:召开中高贯通教务处处长联席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学院建立校内校外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管理机制。校内建立由学院教务处、学院教学督导组为核心,以各系部为基础,各专业和学科教研室为重点的“学院—系部—专业”三级组织保障机构。完善《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细则》,督导深入课堂(含线上)听课跟踪课堂教学质量,查阅试卷批改规范及分数计算,同时加强实习、毕业环节的监控,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链条化。此外,学院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学生评教内容,以评促教,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效果。同时聘请校外专家对我院教学质量有效地监控、检查、评价和指导。

 

图片说明:教学督导交流会议

 以学生培养为中心,探索多渠道育人途径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核心通识、素质选修、实践活动等多维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活动及竞赛。我院持续推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融合、协同、共享”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推进创新创业要素融合发展,双创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共有80余支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入驻孵化园,其中十余支优秀创业项目完成工商注册成功落地,涉及餐饮服务、教育培训、会展业务等领域;成功举办五届“行健杯”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中喜获佳绩。

图片说明:2021年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获奖信息

正、副教授上讲台,担当一线教学。学院共有教授、副教授42位,在2020学年第二学期中共有40位为学院专科学生上课。在2021学年第一学期中42位全部为学院专科学生上课,全年授课比达97.7%

42.推进高水平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建好智库等决策咨询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改革创新发展。

 优化专业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院对接上海产业地图,根据上海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动态调整专业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加强先进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托幼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建设。学院每年组织专业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专业动态调整重要依据。2021年,学前教育系音乐教育新专业成功获批(属国控专业)应用日语(动漫运营方向)启动招生。

 

 图片说明:学院开展2020学年专业建设与发展评价工作

 

突出优势、强化特色,以一流专业群带动教育教学整体发展。学院利用地处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上海市高职院校中与产业园区紧密协调发展的典型。根据多年积累的服务于上海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融合国外先进幼儿教育理念,构建“幼有善育”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上海国际大都市民生工程。2021年,托幼一体化专业群获批首批“上海一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此外,学院跨学系、专业打造创新联动专业,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发挥专业群聚集效应,深化专业群发展内涵,以此带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精准发力,持续发展。

 

图片说明:学院托幼一体化专业群与沪上知名托育机构签约创新协同育人

 

搭建贯通培养立交桥,深耕一体化培养质量提升。自2010年上海市开始推进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起,我院积极参与试点申报与建设工作,搭建贯通培养立交桥。目前已与10所优质中等职业院校的9个专业顺利开展中高贯通工作,与1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高本贯通工作。初步构建贯通联动的管理体制,尝试构建一体化课程,积极推动中高本教育内容深度衔接,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与影响力。2021年,我院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成功申报电子商务(直播电商运营方向)、影视多媒体技术两个中高贯通项目。

 推进“校社政企”机制建设,产教融合成果丰硕。学院积极推进“校社政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水平。2021年,我院经管系与业内龙头企业——北京来也、上海泓江等公司合作开设RPA机器人订单班。同时,建立商务数智化产业学院,树立人才培养标准,引进企业项目实施,促进RPA机器人产业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学前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批上海市高职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经管系与电商运营的头部企业——宝尊电商达成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网络专业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实施“英才计划”,与华为共建预备ICT学院。软件专业和上海宜软软件检测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了《数字化软件测试实训实习平台》的研发和验收工作,并投入使用。此外,学院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1+X网店运营推广(中级);定制旅行服务管家(初级)考证,助力学生多渠道就业。

    

图片说明:校企合作建立商务数智化机器人产业学院

 

 43学校语言文字管理和使用规范,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

 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健全工作网络机制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由党委主管,院党委副书记为语委会主任,党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为语委会成员,下设语委办在宣传部。依据新修订《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章程》和《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协调统筹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将规范用字用语要求纳入学院各项工作制度,纳入学院日常管理,常态化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的自查与监督工作,涵盖对校园宣传品、出版物、网站、公众号、公文流转、公务活动、日常教学及学生社团活动等的用字用语检查。定期开展“推普周”等语言文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规范、文明、和谐。在教育教学和各类集体活动中师生能坚持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图片说明:2021年学院推普周活动

提升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推动语言文化传承创新。学习贯彻2021上海市语言文字会议精神,贯彻《上海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21年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要点》精神,制定学院年度语言文字工作要点,推进语言能力达标、语言规范管理、语言志愿服务、中华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建设五大行动,提升校园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积极推进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工作,要求在职在岗教师取得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积极开展大学生普通话免费机测工作,参测率达99%,二级乙等达标率近90%。构建“红色导读、晨昏共读、汉字雅读、经典常读、静心深读、温馨悦读”书香校园活动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健全师生常态参与、多元载体融合的阅读活动模式,培育终身阅读习惯,赋能全面成长。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由市语言文字委员会、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紧扣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组织红色经典诵读、红色经典剧配音和书写创作等活动,营造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经典的校园氛围,提高师生语言文化素养,推动语言文化传承创新。 

图片说明:2021年书香校园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