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31所属栏目:学生工作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以“培育学生创造力,发掘创业潜质”为引领,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转变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经过多年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创业教育工作

1.1制度保障

为做好学院创业教育工作,制定了《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建立了《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制度》、《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籍管理制度》和《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示范园管理办法》。

坚持创造创新引领,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育,强化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形成锐意进取、自强自信和协作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坚持问题导向,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2理念转变

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培育与竞赛相结合、创造与创新相结合、创业与就业相结合。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融合化、实战化和全程化。全面推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内容标准和制度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地平台、师资队伍等各项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1.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专业教学质量和课程要求,细化创新创业素质标准,形成一年级训练创造意识、二年级培养创新精神、三年级培育创业能力的递进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在线开放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自由选课。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构建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群,打通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

1.4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坚持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需要保留学籍休学创业。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技能竞赛、参与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创新产品设计等项目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依据学院第二课堂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计录并量化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及成果,根据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等级,认定不同的学时,为学生核定相应的学分提供依据。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在实施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基础上,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动教师把国内外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增大过程性考核比例。

1.5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责任,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作用,建立专兼职创业导师资源库,组建涵盖不同阶段、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创业需求,并具有丰富经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学生进行技术、市场、金融、政策等一条龙指导。同时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优秀辅导员进行企业实践、专题培训、指导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获取创新创业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一支优秀的创业咨询师队伍,指导学生开展创业。

2.创业指导帮扶

2.1建立创新创业育人平台

学院有创兆园(创业苗圃区、创业孵化区、创业加速区)和示范园,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技术指导、注册登记支持、财税融资等创业服务。联合上海市北高新园区等企业及各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创业培训基地,为准备创业的学生开展分类扶持服务,配备企业总经理导师,通过跟岗实践实现创业启迪、创梦思维、种子孵化、公司孵化、专利转化和载梦起航等。

2.2加强指导帮扶,促进创新创业项目成长

开设学院创新创业服务网,创建政策导航、创业资讯、网络课堂等栏目,及时发布创新创业信息,介绍创业典型,提供示范引领。建立专用微信公众号,提供在线答疑、政策查询、信息公布等服务。

制定《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实施办法和奖励制度》,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实施“雏鹰计划”,每年立项支持6—8个项目优秀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为他们的创业项目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孵化、资金支持、市场拓展、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对接创业投资服务机构,设立创业种子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

2.3创新创业培训(活动)

学院团队培育一是利用新生军训平台宣传创新创业,二是创联社成员和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进入创兆园培训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项目成长。活动主题主要是企业家联动沙龙、创新创业专家讲座、入孵政策宣导、案例分享、项目路演、创新创业研讨、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大赛项目辅导和外出观摩学习等。

3.创业氛围营造

学院每年举办“创意 创新 创业”文化节,在文化节中同时举办“行健杯”创新创业大赛,扩展活动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和参与面,广泛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感染力。

培育各类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论坛、研讨会、创新讲座、创业沙龙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吸引凝聚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营造良好氛围,增进经验交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通过校报、学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传播创业文化,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良好氛围,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导航。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大力宣传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事迹,推进创新创业进校园,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让创新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气息。

4.创新创业实践操作模式

学院创业指导是采用“开放合作”模式,依托上海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国家级科创园区)、创兆园(尊尼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院内外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资源,打造三维度结合的“创业工作”功能区,搭建学院、企业、行业共同建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院内实训基地支持创新创业、院内众创空间促进创新创业、院外实践教育基地对接创新创业的逐级递进、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协同育人格局。

“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积极探索“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三区联动”,推进创新创业要素融合发展。达到校区为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社区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

5.2019学年度创新创业工作情况

学院积极探索“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推进创新创业要素融合发展。学院与上海市静安区人社局签订“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协议”,与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共建合作,并与国家级众创空间创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积极联动,2018-2019年我院共有39支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入孵,其中有6支创业项目成功落地,涉及餐饮服务、教育培训、会展业务、对外贸易、文化传媒等各项领域。

学院借助“三区联动”模式,静安区人社局给予专业指导,彭浦镇镇政府的大力配合,创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积极参与,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行健杯”创新创业大赛,在此项校级赛事中脱颖而出的团队在“互联网+”大赛中也获得优良成绩。

第二届“行健杯”创新创业大赛于2019年9月底拉开帷幕,共有148支创业项目团队(其中包括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参赛队伍146支,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人民政府推荐参赛队伍2支)参赛,经过四期辅导,通过初赛、复赛、决赛角逐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优胜奖18名,共计33个创业项目团队获得赛事奖项荣誉。

学院在2019年经过培训指导进入创兆园参与培育1899人次,进行项目孵化的团队有9支,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赛事参赛项目数152个,获得市级二等奖1名。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创新创业工作在云端持续进行,目前在开展第六届“互联网+”大赛报名培训工作。